热线电话:13712941294
创建简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福建原创

高质量就业,技能密集型成为主要的人才缺口,以建成最庞大的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队伍为目标

来源:福建招聘网 时间:2021-04-16 作者:福建招聘网 浏览量:

高质量就业,技能密集型成为主要的人才缺口,以建成最庞大的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队伍为目标


近日,上海市首期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高级)培训班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职校开班。学员将针对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进行系统学习。图为学员在新桥职校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操控机器人。姜辉辉摄(人民图片)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积极拓宽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渠道,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引导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对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开展刺绣技能培训,让搬迁妇女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高品质生活什么样?千家万户都有自己的具体期待,其中少不了就业。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加高质量就业,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技能密集型产业"这一新表述让人眼前一亮。技能密集型产业有哪些?将对促进高质量就业起到怎样的作用?是否意味着更多劳动者将"身怀绝技"?


转型升级之必需


——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2亿人,但技术工人仍普遍短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


物联网项目金牌选手被新大陆集团以百万年薪引进;广东学生获奖选手签约企业九成以上为南航、广汽、比亚迪、美的、格力等龙头企业或行业知名企业;吉林、山东、湖北等省份学生获奖选手被各大院校抢订一空;大多就业选手最终就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去年举办后,大赛组委会对学生获奖选手的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跟踪,发现他们不仅场上争金夺银、技艺高超,场下更是"热门""抢手",真正实现了就业岗位好、待遇好、发展好。


近年来,被旺盛市场需求、各类专业大赛不断推高的"技能热"渐入人心,"技能密集型产业"也首次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人们已经熟知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技能密集型产业更侧重对劳动者供给端提出要求,是服务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提倡技能,现实背景突出。人社部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了2亿人,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为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28%。但是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仍然不足。


"招到成熟的技工可不容易。""工厂智能化不断提升、工业4.0向前推进,对懂技能会操作的工人需求更大了!"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招工难"是许多用工大企业面临的问题,其中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是突出。不少求贤若渴的企业推出奖励补贴等举措,就为让更多技能人才早日到位生产。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是中国目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岗位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不匹配,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不适应岗位的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说,中国技术工人是普遍短缺的,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


"‘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有利于引导一部分人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认识,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莫荣说。


向综合技能转变


——从航天工业、新材料、新制造到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行业,技能"含金量"越来越高


具体来看,家电、服装等传统制造业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技工需求。那么,哪些产业可以算作技能密集型产业?


在莫荣看来,对技能要求较高和需要较多技能环节的行业很多,比如航天工业、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精尖"的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涉及缝纫工、刺绣、陶瓷、车工、焊工等手工技能工种较多的行业等,都是技能密集型产业。


"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现在的技能密集型产业,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对劳动者素质需求的升级趋势,在企业招用工中则体现为从招普工到更多招用技工的转变。"莫荣说。


就技能本身的需求来看,正从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莫荣举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的例子,这项2019年颁布的新职业要求从业者不仅会机械制造工艺设备,还要懂计算机软硬件,能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等作业,有着多重复合技能要求。"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大量引入生产线,更是需要大量操作和运维人员来支撑整个制造系统的高速运转。"莫荣说。


实际上,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无人机驾驶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近年来人社部等相关部门颁布的多批新职业中,也呈现出与技能密切相关的特征。


仍以工业机器人行业为例,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双双被列入新职业。中国作为连续五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多的国家,每年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上线"。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调试、故障排除以及系统集成等技术的工程师需求也越来越大,待遇随之上涨。


高质量就业反映在收入上,是不错的薪资水平。人社部相关报告显示,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操作工参考薪酬每月5500-7000元,工业机器人维护工程师7000-1万元,系统集成工程师则在2万元以上。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25万左右。


技能提升"进行时"


——过去两年全国补贴性技能培训超过4000万人次,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技能人才培训提供利好


一边是技能人才短缺,一边还要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人才供给如何跟上来?


在莫荣看来,一方面,要从教育环节入手,拓宽人才供给增量。"在教育结构上可适当调整,不鼓励盲目追求综合性高等教育,而让更多适合的人才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技能。同时,高等院校可适当增加工科等学科类的招生比例,更加重视技能院校、职业院校的发展等。"


另一方面,从现有劳动者环节入手,推动技能人才存量提升。"一些技能型工种,比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经过1-2个月的培训,合格后就可上岗。"莫荣说,这样的技能培训,能让劳动者技能更强,产出更高,收入增加,同时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相关工作一直在推进。在全国推开的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中,前两年开展的补贴性培训超过了4000万人次。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作为最后一年,定位为"技能提升质量年",重点是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合理延长培训时长,合理确定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全面实施实名制管理,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各地,技能提升相关计划也正加速落地。山西今年将投入20亿元,完成200万人的培训任务,让100万技能人才取得证书,推动"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云南全年计划使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14亿元,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0万人次,助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明确到2023年,全省培训达到300万人次以上,聚焦"互联网 "、生命健康、新材料领域打造"金蓝领"……


随着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更多劳动者将拥有一技之长。"中国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齐全,有规模庞大、勤劳好学的劳动者,一定能建成世界最庞大的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队伍。"莫荣说。


50所大学优势学科,实力强劲就业超牛!考上就是赚到


名牌院校里也有弱势学科,一般院校里也有强势学科,所以说,高考生择校择专业不能太武断太片面,你求得是什么?学科专业上的优势还是只是毕业院校的那一丝光环?


1.清华大学: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名副其实的大学巨无霸。


2.北京大学:综合类大学老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是顶呱呱。


3.复旦大学:综合类大学老二,南方"小北大",似乎什么都比北大差一丁点。


4.浙江大学:工学综合实力老二,南方"小清华",比老大差得很远,化工类和电气类牛比,理科也不弱,合并院校的老大。


5.南京大学:理科实力超牛,让人总感觉是靠SCI发家致富。


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又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越来越壮。成为与浙大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大有超二望一的势头。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典型高、精、尖、"精品大学",学风正。


8.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医科圣殿,连去医院都要找协和。


9.国防科技大学: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10.武汉大学: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并校后规模超大。


11.中国人民大学:文科类超牛,经济、法学、金融等专业越来越火、越来越热、生源很好。


1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气类实力较强,光电也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但近几年来,给国人留下浮的形象。


13.吉林大学:实力颇佳,曾是理科大学的老四,仅排在北大、中科大、复旦之后。90年代后因地域偏僻,人才流失严重,实力明显下滑。新吉大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生源一般。


14.天津大学:化工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15.南开大学:化学和数学实力不错,学风纯正。


16.中山大学:合并院校使其规模增大,哲学,中文等拔尖。


17.厦门大学:理论化学超牛,经济金融也很好。


18.西安交通大学: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感觉发展平稳。


19.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实力是原来的二哥大,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他的学科也都不错。但地处北疆,生源一般。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


21.同济大学:土木建筑类的超级巨牛,汽车交通也很有名。


22.四川大学:特色不太明显,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合并后以规模出名,皮革工程和高分子科学还有些名堂。但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


23.山东大学:无明显特色,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听说文学、历史等有些优势,其它无话。


24.大连理工大学:原来的船舶工程,港口海岸,精密仪器,电机电路,物理学等有优势,近些年来学科发展很快,综合工学实力不错,但不特别拔尖。


25.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比较牛、航海也不错。


26.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工委院校,近十年来实力上升较快,集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兵器工业第一牛。


27.东南大学:原民国中央大学分支,电子类和建筑类实力强大。


28.东北大学:原名为东北工学院,近年合并了一些学校后,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自动控制、计算机类学科异军突起,较牛!但地处北疆,生源欠佳。


29.重庆大学:综合性大学,不知道什么学科实力强,但院校合并和大学升格985工程受益匪浅。可又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


30.华南理工:工学学科齐全,冶金,机械等突出,工学学科实力还不错。


31.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的综合性大学。


3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行业非常牛,但离开国防口后,发展底气不足。


33.南京理工大学:出身哈军工,国防科工委的大学。光电技术,自动化,计算机都不错,兵器工业技术第二牛。


34.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行业的老大,实力很不错。80年代发表论文在全国工科院校中名列三甲,但近5-6年来发展明显缓慢。


35.中南大学:地质、采矿、冶金一条龙都厉害,进入985工程、大量合并学校使名声一下子提高了一、两个档次,近几年非常风光。


36.西北大学:原来实力很强,但人家合并,你却分流,几乎"孕育"了整个西安高校群落,新闻,中文,地质和经济专业突出,中国省属大学中实力最强。


37.中国农业大学:农林学类的老大,但受行业名称的影响,生源不济。


38.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类学科实力超牛,其它一般。


39.湖南大学:综合性院校,好像分析化学和工业设计不错,但其它学科一般,985里面实力较弱者。


40.华东师范大学:在师范类仅次于北师大,培养中学老师名气大。


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用低空飞机技术不错,直升机有点东西,但在航空航天的几所大学里差些。


42.哈尔滨工程大学:航海工程第一牛,哈军工的次子。实力大于所谓的排名。


4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离开国防口发展受影响、电子行业非常牛。


44.中国石油大学:本行业中的佼佼者。


45.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方面的基础研究很牛,这就够了。


46.兰州大学:化学、核物理很厉害,可惜地处西北内陆,生源不好。


47.中国地质大学:本行业中的佼佼者。


48.河海大学:国内水文水利很牛,这就够了。


49.中国矿业大学:本行业中的佼佼者。


50.西南交通大学:交通机械,工程比较强。但地处西南内陆,生源一般。


来源:人民日报,向学霸进军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8593号

地址: EMAIL:kf@fjzp.cn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