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3712941294
创建简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福建原创

工程机械操作手“一将难求”,打破困局还需从这些方面入手

来源:福建招聘网 时间:2021-04-16 作者:福建招聘网 浏览量:

近几年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年轻一代就业观念的转变,工程机械操作手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电商、外卖等行业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于目前就业的认知。90后、00后不愿意去工厂和下工地,宁肯选择低门槛行业自主创业或者外卖、骑手等也不愿意从事工程机械操作手或者售后服务等工作,设备保有量的逐渐增多和操作手的严重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此,中国路面机械网采访了部分主要地区工程机械从业者,试图解析操作手为何短缺,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着手解决,从而促进行业形成良好的生态产业链。


工程机械操作手


微挖老板的苦恼


2021年初,多名操作手不辞而别让重庆微挖潘老板很苦恼。令他想不通的是:"自已把操作手当兄弟一样看待,所给的待遇也还不错,为什么还是留不住人呢?"


作为重庆市较早进入微挖行业且拥有16台微挖的个体用户,潘老板各类设备加在一起约20余台。"现在是设备养得多,操作手便缺得多。"谈及现状,潘老板深感无奈。


每年的年初和夏天是微挖操作手流失率最高的时候,并且离职的大多是技术熟练的老师傅。"与小挖相比,大部分微挖没有设计驾驶室,重庆夏天天气热,许多人不愿意干。"


工程机械操作手


来自河南洛阳的李世辉也有同样的困扰。近年来他的微挖租赁生意越做越好,6台微挖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身边的朋友劝他再买几台,可他有些犹豫:"设备好买,可操作手却难找,还不如稳健经营。"李世辉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微挖老板的心声。


设备易得操作手一"将"难求


不仅在微挖行业,在其它工程机械设备上同样如此,操作手短缺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甚至影响到了部分工程机械老板的购机热情。


工程机械操作手


家住广西贵港的李金龙有6台挖掘机,她表示,现在挖掘机司机很难招聘,各个群里到处在招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操作手。


来自河北邢台的黄老板有20台压路机,从去年底开始,一直在招压路机操作手,目前还短缺四五名。


忙的时候北京从事平地机经营的李老板不仅要亲自上阵,而且还将大学刚毕业的儿子培养成了平地机操作手。他表示,平地机对操作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涉及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智能化程度较高,因此从事平地机操作的机手一直不好招。近几年更是如此,不仅工资要求高,而且还没有人愿意干。


工程机械操作手


2月中旬至今,徐州路面机械租赁老板刘海君为操作手招聘和培训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刘海君有8台粉料撒布车及冷再生设备,年初只有1名老司机留了下来。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施工旺季,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便四处张罗招聘操作手。最近又忙着对新招聘的操作手进行培训,示范讲解粉撒布车的使用性能及特点。刘海君表示,粉料撒布车行业的司机流失率非常高,几乎每年都要更新一批,每年春节期间是流失率最高的时候。


操作手工资连年涨设备老板不堪重负


除了人难找外,操作手工资逐年上涨也是许多设备老板心中难以言说的痛。设备老板丁志文表示,在山西太原,去年微挖操作手的月工资在6000元左右,今年上涨到了6500-7000元/月。微挖一年的毛利润大概只有十几万元,操作手与老板各得50%。问题的关键是,操作手的工资还在不断上涨,而微挖的工价因市场竞争激烈在不断下滑,此消彼长,直接影响到了老板们再投资设备的热情。


工程机械操作手


在北京市场,推土机操作手的工资从2017年的5500元/月上涨到了2021年的8000元/月,20吨以上中挖操作手的工资是8500-9000元/月,30吨以上大挖操作手的工资达到了9500-10000元/月,每年的上涨幅度不会低于10%。


在广西防城港市,小挖操作手的工资已经达到了6000-7000元/月;中挖操作手为9000元/月;大挖操作手为11000元/月,加班费另计。


在武汉市,20吨挖掘机操作手的工资8000-8500元/月;36吨以上大挖操作手的工资在10000元以上;旋挖钻操作手的月工资更是达到了15000元左右。


据行业人士介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小挖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5-8吨小挖只能由机手自己开,如果老板请机手操作的话,已经赚不到多少钱了。而中挖的利润空间也在持续下滑,刨去机手工资及各项费用外,留给老板的利润空间只有十万元左右。当然,盈利能力的高低也与老板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水平有关。


操作手的工资在不断上涨,设备租金却持续下滑。刘海君表示,2018年粉料撒布车操作手的工资仅占设备月租金的1/12,2020年操作手的工资已经占到了设备月租金的1/6。"不到三年时间,设备的月租金几乎下滑了一倍,而操作手的工资上涨了50%,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


来自武汉的路面机械老板罗敏峰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一方面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操作手工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每年大量新设备进入市场,局部地区的设备保有量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随着各种物料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租金却没有跟着上涨,致使老板的利润在不断缩水。即使老板想给操作手涨工资,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就业渠道多操作手高工资难成年轻人首选


有专家指出,工程机械操作手供需矛盾的变化是与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化相关联,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改变。


工程机械操作手


一是现在的操作手以95后和00后为主,在许多老板看来,这部分年轻人崇尚自由,不愿意吃苦,过于自我和张扬个性,缺乏团队忠诚感。在部分家长眼里,操作手工作又脏又累,挣钱不多还要受约束。因此,一些年轻人宁愿跑快递送外卖,也不愿意干这份工作。


二是工程机械行业门槛低,买设备容易,许多操作手干过一两年后都自己买设备成了老板,这便造成了操作手的大量流失。


三是就业渠道多,即使不干操作手找其他工作也很容易,很多操作手转行到了其他行业,如外卖、快递、电商等行业。


来自山西晋中的王海兵去年买了一台15吨挖掘机开始自主创业,他表示,在他们村像他这样干过操作手,后来又自己买挖机的人比较多。"挖机行业门槛低,几万元便可以购机,大多数人都拿得出来。年轻人不愿意受约束,宁愿自己创业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


一方面是操作手短缺,另一方面是操作手的工资不断上涨,这两方面的矛盾压得许多老板喘不过气来。罗敏峰表示,操作手与老板矛盾难以调和。对于操作手而言,当然希望每年都涨工资,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设备租金不能跟着上涨,老板的利润不升反降的情况下想要保障操作手逐年增长的工资要求,也很难持续。"在双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的情形下,一些老板不得不降低设备的保有数量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在现有情形下,毕竟生存下去才是更为重要的。


事业留人多措并举稳定机手队伍


为了留住和稳定操作手队伍,设备老板们可谓想尽了一切办法:


工程机械操作手


妙招一:提升工资。这是留住操作手最常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四川成都装载机老板沈兴非看来,只要肯"放血",好的操作手还是有的。


妙招二:与操作手合伙经营。为了提升操作手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的老板创新管理方式,与操作手采取合伙经营的方式,即将一部分股份转让给操作手,让操作手的身份由打工者转变为管理者,有效地提高了操作手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操作手队伍的稳定。


妙招三:开办操作手培训学校。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社会招聘等方式,招聘有志青年学习操作手操作技术,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操作手合格人才,而且缓解了自身招聘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妙招四:提升福利水平,为操作手提供更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妙招五:营造舒适的驾乘环境。如潘老板就打算购买一批带有驾驶室的微挖以替代原有的设备,提升操作手的操作环境。


近年来,在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许多大学生操作手。罗敏峰表示,相对于其它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只要肯吃苦耐劳,起码能保证有一份较稳定的收入。虽然不能让你发财,但足以养家糊口。"因此,他比较看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从表面上看,操作手短缺牵涉到的是工程机械用户,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日益激增的背景下,设备给老板们提供的利润难以满足操作手工资增长需求的前提下,部分操作手选择自主创业或是离开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当进入行业的操作手与设备的增长不成正比时,便造成了操作手的短缺现象。


笔者认为,这是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面临的一个必然现象。对于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而言,不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给操作手营造更加舒适、轻松的驾乘环境,也是减少操作手流失的有效举措之一。总之,只有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缓解操作手短缺的矛盾,为工程机械行业营造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原标题:省属高校迎来首批机器人工程本科毕业生——武汉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实用人才


工程机械操作手


武汉商学院机器人专业大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机械作品。


在全省省属高校中率先开办"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武汉商学院将于6月迎来首批毕业生。3月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该校获悉,不少企业已赶赴学校预订人才,首批76名毕业生被"抢订一空",其中部分毕业生有多个岗位可选择。


中德合作,填补机器人本科人才培养断层


武汉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桂伟介绍,2016年6月湖北省有16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科专业,3所高校开设了机器人技术领域有关的研究生专业及研究方向,但尚未有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当时,湖北高校培养的工业机器人专科层次人才,仅能开展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维护等工作;少数研究生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机器人本体机械结构及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没有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造成供应断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早在2011年,武汉商学院就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器人方向)联合办学,培养了一批具有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能力、维修、售后服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1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设置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武汉商学院依托前期中德合作办学基础,成为全国最早一批申报并获批的高校。2017年,武汉商学院在机电工程学院首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定位培养"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机器人系统集成厂商、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等企业,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武汉商学院开设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受到社会关注和学生家长的青睐。2017年8月,湖北省第二批本科高考录取刚刚结束,该校首批76个招生名额全部录满,随后招生人数攀升,2018年招录92人,2019年招录102人,2020年招录93人。


引企驻校,实践学分占比近40%


"开学第一课讲机器人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尤其是湖北省对机器人人才的需求,很实用。"大四学生邓姚至今还记得刚入校时的情景。她说,学校将专业教育对接职业教育,引企驻校,企业可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学第一课由学院和合作企业共同讲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背景和特点,为四年大学学习指明方向。


记者在该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看到,按照"2 1 1"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2"指学生的大一、大二阶段,由学校进行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一个"1"指第三学年,根据企业需求引入部分企业课程和技术资料,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专业课与拓展课的教学工作;第二个"1"指学生在第四学年进入实习基地实习、实训,配合企业完成专业工作,进行综合应用实践。


"大二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小收音机,大三已经开始学习机器人计算机编程、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学生何钊介绍,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记者了解到,该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整个培养计划有190个学分,其中实践学分占比近40%,学校设置了机器人专业实验室和产学研中心,帮助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的先进生产线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或解决以智能机器人为基础的工程应用问题。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还有些顾虑,没想到如获至宝。"大学四年,邓姚收获满满:以第一作者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取得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证书;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湖北省协作机器人技能竞赛等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在去年学校举行的2021届毕业生秋季供需见面会上,多家企业向邓姚伸出橄榄枝。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笔试中,她也取得不错成绩,正全力备战心仪院校的面试。


自编教材,推进大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


与邓姚同专业的陈祥秋,入校后和室友抱团参赛,已累计获得专业竞赛奖项30余项,2020年还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九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并取得优异成绩。该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已累计有90余人次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荣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50余次,20余人次主持参加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多人参加校企科研项目,已申请各项机器人专利20余项,获得全国机器人专利优秀奖1项。


目前,武汉商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拥有23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学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13名。教师们自行编写了《工业机器人计算机编程技术》《工业机器工作站虚拟仿真教程》《机器人技术基础》等专业教材,填补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层次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空缺。依托校企共建的机器人产学研中心、机器人社团及机械创新社团,该校机器人教学团队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多元分层、精准育人培养特色。学校根据机器人行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筹建"机器人结构设计研发"、"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机器人智能产线运行管理"等第二课堂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实施机器人产学研中心企业工程师与社团指导老师双导师制。学生根据专业发展特点,在N个学习小组中,选择进入其中的一个学习小组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工程能力,形成职业素养。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湖北省将工业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布了《湖北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等多个政策文件,支持机器人产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武汉市也明确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发展,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计划等。武汉商学院相关负责人聂晶晶介绍,该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成功获批2018年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新工科办学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严格对标中国制造2025,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工程应用领域需要的高技能实用人才。(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龚雪通讯员代怡卉)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仇国富,湖北日报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8593号

地址: EMAIL:kf@fjzp.cn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